【2025年梁鋆立國際法研究中心研討會】
2025年5月7日
【圖/文 謝寶慢助教】
東吳大學法學院梁鋆立國際法研究中心於2025年5月7日在本校城中校區崇基樓1104會議室舉辦《當代國際法議題研析暨新秀發表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的前半場次由本院張愷致助理教授兼梁鋆立國際法研究中心主任主持,並邀請本院田覲嘉助理教授、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貿易實務法律暨談判碩士學位學程的吳憲助理教授,以及張愷致老師本人針對《從國際法檢視破壞海底電纜之適法性及可能反制措施》、《WTO關稅規範與美國關稅衝擊:當前事態初探》及《公政公約第20條禁止鼓吹戰爭規範-兼論劉振亞案適用》這幾項議題進行研析。
另外,本次研討會鼓勵系上對於國際法議題有興趣的同學發表己見,後半部設立學生論文發表場次。由本系碩士班國際法組一年級秦懿楦同學、碩士班國際法組二年級韓睿軒同學、學士班四年級張芊誼同學以及學士班五年級楊錫弘同學分別針對《資料在地化要求之 GATS 適法性研究》、《國際刑法是否為普遍管轄?》、《串流平台在WTO服務貿易減讓表之定位》及《對締約國整體條約義務(obligation erga omnes partes)之擴大適用—以《減少無國籍狀態公約》禁止剝奪國籍義務為例》這幾項主題進行發表。並由本院李濬勳助理教授、張愷致助理教授擔任與談人。
研討會吸引了本系各學制的同學一同參與國際法議題的探討。期待明年的研討會再度請到各界師長和對於國際法具有熱忱的學生針對多方面的國際法議題進行發表。



【東吳法律系勇奪2025普華租稅法庭辯論賽冠軍 橫掃三項大獎】
2025年5月9日
【文/曾鈺涵同學 圖/范文清副教授、曾鈺涵同學】
2025年5月9日,東吳大學法律學系代表隊於「2025普華租稅法庭辯論賽」中表現亮眼,榮獲團體總冠軍、最佳被告獎與最佳書狀獎三項大獎,展現出東吳法律人才在稅法領域的扎實實力。隊員許向豐更獲頒本屆個人榮譽「傑出辯士獎」,為學校再添光彩。
本屆賽事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舉行,由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台大法律學院財稅法學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為全台最具指標性的租稅法實務型辯論比賽。比賽採模擬行政訴訟程序,結合書狀撰寫與言詞辯論雙重評比,挑戰參賽者對稅法實務與訴訟技巧的全面掌握。
東吳代表隊由許向豐、曾鈺涵及賴佑碩三位同學組成,在范文清副教授的指導下積極備戰。儘管比賽當天賴佑碩同學身體不適無法出席,兩位上場選手仍臨危不亂,展現絕佳默契與法律功底,於決賽中成功擊敗來自台大的實力隊伍,奪下最高榮譽。
本屆競賽主題聚焦於遺產稅扣除與憲法判決適用爭議,東吳代表隊在書狀階段便以嚴謹的論述架構與精準的法律適用獲得評審肯定,並在言詞辯論中,針對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扣除時點、稅法與憲法判決之間的適用關係,展開縝密論辯,論述邏輯清晰、應答沉著有力。隊員許向豐表現尤為突出,榮獲「傑出辯士獎」肯定。
賽後,參賽同學表示,此次比賽不僅提升實務辯論與法律研究能力,更深刻體會行政訴訟在租稅爭議中的制度設計與運作精神。即使面對臨場變數,隊伍仍展現高度韌性與專業素養。
東吳大學法律系一向重視實務訓練與理論結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術與實務並重之競賽。此次佳績,不僅肯定學生在稅法與訴訟策略上的努力,也展現本校在培育稅法人才上的持續深耕。



【第16回法律與宗教研討會圓滿舉行】
2025年5月10日
【文圖/ 】
由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與宗教研究中心、台灣宗教聯合會、中華人權協會、捍衛台灣人基本權利連線與天人合一永續發展聯盟共同主辦之「第16回法律與宗教研討會」,已於114年5月10日(星期六)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1705會議室隆重舉行。本屆研討會以「宗教自由與宗教法制」為主軸,聚焦「宗教之道德價值觀與社會之世俗價值觀之融合問題」,吸引眾多法學者、宗教界人士及社會觀察者共襄盛舉。
研討會全程圍繞宗教道德與世俗價值的融合議題展開,聚焦當代社會在性別認同、宗教信仰與法治原則間所面臨的衝突與抉擇。與會學者從宗教倫理、人權保障與法理發展等多元視角,深入探討在多元社會中如何兼顧個人自主與公共利益。會中亦針對性別變更法制、宗教自由的邊界以及國際法制趨勢提出富有啟發性的見解,展現宗教與法律交會時激發出的豐富思辨。
此外,與談者就多元文化、憲政價值與宗教規範的互動提出精彩觀點,從憲法保障、制度調整到宗教實踐,逐一剖析性別法制鬆綁可能引發的社會張力與倫理辯證。有與會者表示:「此次研討會深具啟發性,讓人重新思考宗教信仰與法律規範之間的界限與交集。」
本屆研討會不僅成功搭建宗教與法律對話的橋梁,也以深刻學術討論回應當代社會關切議題。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此一平台推動宗教自由與法治精神的並進發展,深化社會對於核心價值整合的理解與實踐。


【工程法律研究中心-工程法律研討會第二回】
2025年5月21日
【文/陳亭安同學 圖/陳思佑同學】
本次研討會於114年5月21日下午1點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1705會議室隆重登場,由本校法學院工程法律研究中心主辦,並由長昇法律事務所、中華民國營建管理協會協助辦理,期望能透過工程法學界、審判實務與工程主管機關之相互交流,解決我國近期工程領域之重大法律爭議。
上半場研討會由本校法學院莊永丞院長、長昇法律事務所陳錦芳所長致詞,以及本校法學院陳汝吟副院長引言後,由長昇法律事務所陳高星律師就「漏項能否追加工程款之研究」予以講解,陳律師藉由法律判決之分析說明這項難題,並提出了相關判斷基準。隨後,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羅月君法官與中華民國營建管理協會喻台生秘書長也分別以實務工作者與建築師之角色切入評析,帶來相當精彩的與談。
中場茶敘後,下半場研討會於本校法學院程明修特聘教授之主持下繼續進行,並由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蔡鎰仲助理教授就「論政府採購追繳押標金之爭議」加以說明,蔡教授透過法國政府採購制度之探討,反思我國現行制度下所面對之問題。其後,本校工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康家穎助理教授、行政院工程委員會羅天健主任秘書亦分別從日本法與主管機關之視角,提供更多不一樣的看法。
本場研討會進入尾聲時,在陳錦芳所長、中華民國營建管理協會張龍均理事長之帶領下,開放現場所有嘉賓進行綜合討論,來賓的踴躍發問也為本場研討會激盪出許多火花。最後,本場研討會也在陳錦芳所長分享對未來之期許中完美地落幕,誠摯感謝所有與會嘉賓,也期待本校日後能就工程法律相關議題持續舉辦研討會,為我國工程法學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第二十一屆公法研討會圓滿落幕 探討行政制裁與信賴保護】
2025年5月24日
【文圖/】
第二十一屆公法研討會於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崇基樓1705會議室隆重舉行。本屆研討會由東吳大學法學院公法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並由公益信託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協辦,齊聚學術與實務界翹楚,針對「行政制裁機制與信賴保護相關課題」展開深入討論。
本次研討會分為四場次進行。首場由東吳大學程明修特聘教授報告「公務員懲戒制度上違失行為一體性原則與懲戒權行使期間之研析」,由懲戒法院林輝煌院長主持,並邀請世新大學黃相博副教授及最高行政法院黃梅月審判長擔任評論人,針對違失一體性原則在懲戒程序中之應用與挑戰進行專業分析。第二場由高雄大學張志偉副教授就「行政罰裁罰期間相關疑義」發表專題,深入探討裁罰時效起算之實務爭議,並由東吳大學法學院程明修特聘教授主持,東吳大學范文清副教授與最高行政法院張國勳法官進行精闢評論。
第三場討論「修正後行政罰法從新從輕原則相關疑義」,由國立臺北大學黃銘輝副教授報告,洪家殷教授主持,評論人為陳清秀教授與高愈杰法官。最後一場則由林三欽教授報告「信賴保護損失補償疑義之探討」,以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上字第59號判決為案例剖析補償制度設計之要義,並由最高行政法院吳東都院長主持,洪家殷特聘教授與李玉卿法官共同評論。
會中多位與會師長與貴賓亦發表感言。東吳大學法學院莊永丞院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本研討會兼顧理論與實務,盼能為未來制度修正提供良好借鏡。閉幕由東吳大學胡博硯教授致詞,他指出:「本次研討會除深化對行政法上重要原則的理解外,更為公法領域未來的研究與改革鋪陳方向。」
本屆研討會在與會者熱烈參與與討論中圓滿落幕。主辦單位期許,藉由此一平台持續促進學界與實務界對話,深化對行政法核心價值如比例原則、信賴保護及法安定性之理解,共同推動我國公法制度之進步與完善。『


【黃舒芃教授應邀東吳公法論壇 探討德國憲法法院在歐洲整合下的轉變】
2025年5月26日
【文圖/】
東吳大學公法中心與法理學研究社於2025年5月26日共同舉辦東吳公法論壇第75回研討會,邀請德國波昂大學法律學與國家科學院Schlegel特聘講座教授黃舒芃教授,以「歐洲整合趨勢下的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從劃界到統合?」為題目,探討在歐盟法制深化背景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如何回應主權與統合法律秩序間的張力,該場研討會吸引各界人士一同參與,並引起熱烈關注與討論。


